北京时间8月12日12:01分,中美贸易摩擦的“暂停键”再度按下——双方同步宣布继续暂停24%的相互加征关税90天(至11月10日),同时保留10%的基准税率。这是继5月日内瓦会谈后,两国在7月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中达成的关键共识,也是2025年内第二次延长关税缓冲期。
一、最新政策核心要点
1、关税调整内容
中美双向暂停24%关税:自2025年8月12日12时01分起,双方对原产于对方的进口商品暂停加征24%的关税,期限90天(至11月10日)。
保留10%基础关税:此前加征的剩余10%关税继续生效,未被取消。
非关税措施同步松绑:
中方暂停对4月4日列入出口管制名单的16家美国实体的限制(暂停90天),并完全解除4月9日列入名单的12家美企的限制。
美方承诺调整对中国小额包裹的征税规则,降低国际邮件税率。
2、政策依据与时效性
中方依据《关税法》《海关法》等法规发布税委会公告(2025年第8号),美方通过特朗普签署的行政令同步执行。
若90天内未达成新协议,24%关税可能自动恢复。
二、对跨境电商的直接影响
1、成本压力阶段性缓解
24%关税暂停:跨境卖家可节省约15%-20%的综合成本(以物流+关税计),尤其利好服装、电子配件、家居等敏感品类。
保留10%关税:意味着商品最终售价仍比贸易战前高,需通过供应链优化对冲。
2、清关与物流效率提升
中美海关将简化部分商品审查流程,直邮包裹平均时效有望从15-30天恢复至7-15天。
企业需停止“拆包避税”操作:双方将加强供应链溯源核查,违规面临高额罚款。
3、市场信心短期回升
A股中证500指数当日上涨0.4%,跨境电商相关企业(如安克创新、致欧科技)股价反弹。
但长期不确定性仍存:11月美国大选结果可能再度改变关税政策。
三、企业应对策略:抓住90天窗口期
1、供应链重构加速
布局海外仓:美国本土仓备货可降本30%,3日内达订单点击率提升45%。
多元化生产中转:通过墨西哥、越南工厂中转,利用原产地规则降低税率。
合规化运营升级
申请中美税收协定(如W8-BEN税号),利用香港/新加坡架构降低税负。
上线区块链溯源系统,满足海关数据透明化要求。
2、市场与品类调整
减少低价白牌依赖:美国消费转向高性价比本土品牌,建议开发50美元以上功能型产品。
开拓替代市场:东盟(增速20%)、中东(SHEIN市占率达32%)、俄罗斯(包裹限额提至1000欧元)成新增长点。
小贴士:卖家紧急清单
立即行动:
1. 复核8月12日后发出的货物,申请关税差额返还。
2. 与物流商重签合同,采用“包税渠道+海外仓”组合。
3. 提交美国实体管制名单的交易许可申请(商务部已开放通道)。
政策红利稍纵即逝,但规则博弈已成常态。跨境电商的终极竞争力,仍是供应链韧性+品牌溢价能力的双重构建。稳住基本盘,方能穿越周期!
(注:本文政策时效截至2025年11月10日,后续动向请关注官方公告及本账号更新)